控烟专题合集|免费阅读

迈向无烟一代——基于出生日期的渐进式禁烟策略

Toward a Tobacco-free Generation — A Birth Date–Based Phaseout Approach

Katharine Silbaugh, J.D., Lis Del Valle, B.A., and Christopher Robertson, J.D., Ph.D.

呼吸系统疾病 | 2024-05-25 | 观点

尽管历经数十年的公共卫生投入与戒烟治疗进展,在美国,吸烟仍是导致可预防疾病、失能和死亡的首要元凶。美国的吸烟致死人数远超艾滋病、药物过量、酗酒、交通事故与枪支伤害的总和。全世界各国政府持续致力于控烟。在一项可能预示着烟草监管新方向的发展中,美国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镇(Brookline)旨在打造无烟一代的政策成功经受住了法律挑战。

该镇通过的条例开创性地规定:2000年1月1日及此后出生者终身禁止购买尼古丁制品(本文作者之一为提案人)。最终,所有人都将是该日期之后出生的人,因此将没有人可以购买尼古丁制品。烟草零售商提起了诉讼。2024年3月,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一致裁定支持无烟一代(TFG)条例,使其成为地方与州级政府的政策范本。裁决公布后,马萨诸塞州的另外三个城镇(梅尔罗斯[Melrose]、斯通汉姆[Stoneham]和韦克菲尔德[Wakefield])的卫生委员会投票决定实施类似的基于出生日期的渐进式禁烟政策,其他一些城镇也已开始采取初步措施来采纳这一政策。

这种基于出生日期的渐进式禁烟方案已引起全球关注。新西兰于2022年通过一项类似法律,不过后来政府更迭导致该法律被废除。这一方案正在欧盟、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挪威进行讨论。2024年4月,英国的一份TFG法案在议会通过了重要的一读,获得了强有力支持。布鲁克莱恩的条例适用于所有尼古丁制品,包括燃烧式烟草和电子烟,而新西兰被废除的法律和英国的法案仅涵盖燃烧式烟草。这种差异反映出公共卫生界仍在讨论电子烟与香烟相比的相对危害。布鲁克莱恩将电子烟纳入其TFG条例,旨在精准锁定青少年使用尼古丁制品的主要诱导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年导致800多万人死亡的烟草使用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1。2022年,美国仍有五分之一的成人经常使用烟草制品。烟草使用往往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2022年,22.2%的美国初中和高中学生报告称曾使用过烟草制品。刚达法定购烟年龄的青年人对青少年具有双重影响力:既是吸烟行为的“示范者”,又常成为未成年人的“代购渠道”2。切断这一群体获取尼古丁的渠道,可显著削弱烟草对青少年的渗透力。

吸烟会增加患心脏病、卒中、肺癌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在美国,每年有41,000名不吸烟者因吸入二手烟而死亡。减少吸烟长期以来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导者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尼古丁被认为比其他普遍的产品(如酒精和大麻)更具成瘾性。尼古丁会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刺激多巴胺等神经调质的释放,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愉悦感3。有几种药物疗法可以帮助人们戒除尼古丁。但戒断症状(如睡眠问题、恶心、对尼古丁的渴望、疲劳、易怒和抑郁)导致在无医疗支持的尝试戒烟者中,有超过75%在第一周内复吸4。尼古丁依赖性如此之强,以至于戒烟达到一年的人在之后一生中仍有35%的复吸几率4。因此,接触尼古丁可能会造成终身危害。

在过去六十年里,美国为减少烟草相关危害做出了许多努力。1964年,美国卫生总监(U.S. Surgeon General)的报告将吸烟与肺癌和心脏病联系起来,1966年,国会要求制造商在香烟包装上印刷警示内容。1970年,国会禁止在电视和广播上做香烟广告。从1992年开始,商店被禁止向18岁以下人群出售烟草制品。到1998年,美国共有46个州、哥伦比亚特区和五个美国属地起诉了美国四大烟草公司。这场诉讼最终促成了《总和解协议》(Master Settlement Agreement),该协议要求各公司每年向各州支付数十亿美元,以补偿用于为吸烟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纳税人资金。

2009年,国会禁止了调味香烟(薄荷醇香烟除外),并赋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监管烟草制品制造、分销和营销的权力。2019年,国会通过立法规定烟草制品只能出售给21岁及以上人群,2022年,又赋予FDA对于任何来源含尼古丁制品(包括所谓的合成尼古丁)的监管权5。在美国,各州对香烟征收的消费税最高可达每包5.35美元,再加上1.01美元的联邦税,但美国的税收仍远低于其他高收入国家。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据CDC称,烟草使用每年仍导致美国约48万人死亡。

布鲁克莱恩于2020年通过TFG条例,当时的适用人群因年龄太小,根据州和联邦法律,尚不能购买烟草制品。这代表了一种新的烟草监管方式。这种做法不影响当前吸烟者,如此规定的初衷是人道地考虑到了尼古丁成瘾引发的吸烟者对于获取烟草制品的担忧。事实上,该条例最终可能会建立一道代际防火墙,防止尼古丁成瘾,即使当前这一代年轻人逐渐长大,也能阻止他们购买烟草制品。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无法合法购买烟草制品的人口比例稳步上升,从而逐步停止烟草销售。

布鲁克莱恩镇的几家烟草零售商对镇政府提起诉讼,辩称该地方条例与州法律冲突,因此无效,并指控该条例对2000年1月1日及之后出生的人群构成歧视,违反了马萨诸塞州宪法对公民的平等保护。2024年3月,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一致驳回了这些诉讼请求,从而为该州其他地方政府推行类似政策扫清了障碍。

零售业者此前主张,布鲁克莱恩镇的烟草管理条例与《马萨诸塞州烟草法案》(Massachusetts Tobacco Act)(该法案明确规定向21岁以下人群销售烟草制品属于违法行为)存在立法冲突。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认定,布鲁克莱恩镇条例维持既有销售限制“不受影响”,且《烟草法案》已明文保留市镇层级的烟草监管权,因此不存在立法冲突。

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同时驳回了“根据该州平等保护条款,布鲁克莱恩镇条例需经过更严格审查”的主张。由于该条例既未限制宗教自由等基本权利,也未基于种族、性别等可疑分类(suspect classification)实施差别对待,因此仅需证明其“与促进正当公共健康利益存在合理关联”即可。该条例显然符合这一标准;其立法初衷正是为了预防烟草使用导致的健康危害。在立法实践中,此类区别性年龄限制属于必要且常规的政策工具。

随着美国其他司法管辖区考虑采用类似立法模式,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的裁决或将形成重要判例指引。尽管该州宪法中的平等保护标准与联邦及其他州宪法的相关条款具有同源性,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州立法机构已通过立法严格限制地方政府制定公共卫生政策的权限。在这些州,关于TFG的立法权完全归属于州议会。而在加利福尼亚等允许地方控烟创新的州,其所属城市可选择效仿布鲁克莱恩镇的做法。

布鲁克莱恩镇的周边城镇仍允许向年满21岁人群售烟,在这种情况下,其控烟条例的公共卫生效益可能相对有限。但我们认为,该条例及司法裁决为基于出生日期的渐进式烟草禁售制度提供了可行范本。目前马萨诸塞州已有多个城镇展现出效仿意向。随着实施范围的扩大,此举或将推动州议会乃至其他州立法机构建立“烟草代际禁售”机制,即以特定出生日期为界限,逐步淘汰商业烟草。

作者信息

Katharine Silbaugh, J.D., Lis Del Valle, B.A., and Christopher Robertson, J.D., Ph.D.


From the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K.S., L.D.V., C.R.), and the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C.R.) — both in Boston.

参考文献

1. WHO report on the global tobacco epidemic, 2023: protect people from tobacco smok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July 31, 2023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77164).

2. Berrick J. Drawing on adolescent psychology to achieve tobacco-free generations. Public Health Rev 2022;43:1604321-1604321.

3. Selby P, Zawertailo L. Tobacco addiction. N Engl J Med 2022;387:345-354.

4. Giulietti F, Filipponi A, Rosettani G, et al.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 to smoking cessation: an updated review for daily clinical practice. High Blood Press Cardiovasc Prev 2020;27:349-362.

5. Aaron DG, Wallace CR, Sinha MS. Including e-cigarettes in the FDA rule limiting nicotine. JAMA 2023;330:1129-1130.

答谢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May 25, 2024, at NEJM.org.

    Disclosure forms provided by the authors are available at NEJM.org.